1
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 记忆,最新的说法是……以前的说法都不对!这个发现甚至让做出这一宣布的科学家们自己都倍感吃惊。美国和日本科研团队发现,记忆是这样发生的:人脑把信息“备份”,同时储存两份同样的记忆版本,一份供当下用,另一份则永久保存,带入坟墓。
2
中新社江苏镇江4月10日电 远望七号测量船10日上午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赴太平洋某海域执行“天舟一号”海上测控任务。
“远望七号”是中国自主设计研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最新一代航天远洋测量船。该船船长220多米、高40余米,满载排水量近3万吨。
3
科幻电影中才会出现的人造皮肤,或许很快就会成为现实。作为主要发明者,鲍哲南从幕后走到前台。继2015年被权威科研期刊《自然》杂志评为年度十大科学人物之后,近日,鲍哲南获得第19届欧莱雅-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杰出女科学家成就奖”。
4
据报道,三星Galaxy X将折叠一半,并具有灵活的OLED显示屏,但埃克塞特大学的科学家们已经创造出了一种新的材料,为智能手机制造商提供了更多的灵活性,包括在设计方面。
5
从技术上看,Linkface的先天优势明显。2011—2014年,Linkface汇聚了来自斯坦福大学、香港中文大学、清华大学等学术界顶尖人才和来自谷歌、微软、百度、联想等产业界领军人才,发表超过40篇深度学习基础研究顶会论文,占据全世界总数的一半,理论素养极高,夯实了企业腾飞的基础。
6
来自莫斯科国立科技大学(NUST MISIS)和俄罗斯其他研究中心的科学家们,研制出一种特殊的纳米材料,在牙齿修复材料中添加该纳米材料可以预防龋齿的发展,并“永久地”保护牙齿免受微生物的损害。 项目参与者、Rosdent牙科诊所主任医师雅科夫·卡拉先科夫介绍称,该研究本质上可以说是口腔学的技术革命。
7
4月11日上午,为促进钙钛矿等先进电池技术研究和产业化发展,汉能控股集团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在中科院半导体研究所举行“先进薄膜光伏联合实验室”揭牌仪式。汉能控股集团董事会主席李河君、中科院半导体所所长李树深院士等领导出席了揭牌仪式。
8
据《每日邮报》报道,丰田正在研发一款类似于钢铁侠装备的机器人支撑腿架,旨在帮助部分瘫痪的人能重新站立行走。
Welwalk WW-1000 系统由电动机械框架组成,被置于人腿部膝盖以下。丰田方面声称,这一机器人助手可以对中风后部分瘫痪老年人的行走起到帮助。
9
据国外媒体报道,哈佛大学研究团队开发的新型“仿生叶”或许将掀起一场新的“绿色革命”。这是一个模仿光合作用过程的人工系统,能像植物叶片一样,将太阳光能转化为养料。有朝一日,这种仿生叶或许能帮助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农作物产量,进而解决世界饥饿问题。
10
英国《新科学家》周刊报道说,德国夫琅禾费计算机图形学研究所研究人员设计出一种新型入耳式耳机,它能感应人在微笑、眨眼或做表情时耳道对耳塞的轻微挤压,从而判断出使用者的表情。参与研究的丹尼斯·马蒂斯说,当前,这一耳机可以分辨出微笑、眨眼、向右转头、张开嘴、说“嘘”这五个头部动作,识别准确率高达九成。
11
据国外媒体报道,美国瓦萨学院研究人员近日开展了一系列实验,让机器人利用类似“交配”的行为交换“遗传物质”,“繁殖”出10代“子孙”,并通过各种任务评估其后代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
12
4月11日消息,小行星将略过地球,NASA认为或与地球相撞。近日,国外媒体报道,NASA发现一颗花生形状的小行星,其整体体积比纽约帝国大厦还要大,并将其归类为“潜在风险目标”。他们认为,如果小行星与地球相撞,将会发生巨大灾难。目前,NASA已设置行星防御部门,进一步研究应对天体撞击风险。
13
美国宇航局(NASA)于当地时间4月13日下午召开记者会,公布了来自其土星探测器“卡西尼”的一项新发现,带领人们再次走近来自“地球之外的海洋”,并再次佐证了“土卫二”上可能存在生命的这一推断。
14
美国《科学》杂志13日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即便在沙漠地区,人们也有望借助一种新设备从无所不在的空气中“吸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员报告说,他们研制出一种原型设备,仅利用太阳能,每天可从湿度低至20%的干燥空气中制取出数升水。
15
浙江大学医学院免疫学研究所鲁林荣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提示,额外服用抗氧化剂存在促进自身性免疫疾病的发生发展的风险。据了解,长期服用抗氧化剂的功效尚没有明确的研究证据,相反已有研究证据表明,抗氧化剂能促进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并不适合肿瘤病人。相关研究论文4月12日发表在免疫学著名期刊《实验医学杂志》上。
16
江汉大学曹元成教授团队与英国兰开斯特大学半导体中心首席研究员庄乾东博士团队合作研发新材料,可大幅提高红外探测灵敏度。4月10日,英国自然网站在线发表了他们撰写《基于柔性石墨基板铟砷纳米线红外光探测器》,该文将全文刊登在本月晚些时候出版的《自然》子刊《科学报道》。
17
合肥工业大学首次制备出大晶粒非层状结构的硒化镍薄膜,并成功将其构筑为光探测器阵列,为新一代柔性图像传感器的研发提供了新的方法。相关成果日前发表在国际材料领域权威期刊《先进材料》上。
18
北京科技大学新金属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吕昭平教授团队创新合金设计理念,研发出一种高密度纳米强化的超高强马氏体时效钢。《自然》杂志4月10日在线发表了这一研究成果。
19
国防科工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近日透露,我国已成功研发“机载卫星直播广播电视接收与服务系统”,预计在三年内,该系统可部署在国内2400架民航客机上,并能在船舶、高铁上推广。
20
英国BBC报道称,科学家在深海海底发现了一种超级非金属材料(确切说应该是准金属元素),而它就是碲。这次的发现的碲,其能量大到吓人,因为这座山可以产生2670吨,相当于世界总供应量的十二分之一,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因为海底金属资源一直很丰富,很多稀有金属都存在于海底的岩石之中。
推荐阅读
1.《Nature》在线刊发我国高校机械工程学科首篇成果 (内附北航陈华伟教授介绍团队投稿过程与经历)
2.重磅!201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委员会机械工程学科(E05)资助情况分析
3.国自然基金工材部优先发展领域
4.2017年《机械工程学报》、《Chinese Journal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重点刊登方向
5.机械工程类国家重点实验室知多少
版权声明:
来源:网络
特别声明:本微信转载文章出于非商业性的教育和科研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益。
联系我们:
联系人:张强
电话:010-88379891-2
E-mail:cjmezhang@126.com
网 址:https://www.cjmenet.com.cn
官方微信号:jmewechat